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文明创建 >正文
赛口镇:移风易俗“小切口”文明新风“大合唱”
时间: 2025-08-14 10:06:07  来源: 望江人民政府网  

“以前办喜事讲排场,一桌酒席动辄上千元,现在理事会给出了‘限高’标准,既省钱又有面子。”村民老徐一边翻看《赛口镇移风易俗倡议书》,一边感慨。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,培育文明乡风,连日来,赛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“理事会长话新风”为主题,组织红白理事会成员、村民群众开展“围坐式”面对面宣讲,普及移风易俗政策,现场答疑解惑,收集社情民意,以“小切口”撬动乡风“大文明”。

围坐宣讲“接地气”,政策声声润民心。赛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始终将政策宣讲作为移风易俗的“先手棋”,创新打造“围坐宣讲”模式,让理论政策从“文件”走向“田间”,从“书面”融入“心间”。依托“乡村大讲堂”“道德讲堂”“老年学校”等阵地,组建由镇村干部、志愿者、老党员组成的宣讲团,用方言土语、鲜活案例解读政策。志愿者们结合春节、中秋等传统节日,将宣讲搬到田间地头、村口大树下,与村民围坐拉家常,让政策解读“零距离”。今年以来,全镇共开展各类宣讲活动超300场,覆盖群众1万余人次,政策知晓率达95%以上,真正实现了声声入耳、句句润心。

理事带头“划红线”,陋习旧俗渐退场。移风易俗,关键在“破”,根本在“立”。赛口镇以村规民约为“尺”,以红白理事会为“剑”,划出文明“红线”,推动陋习“退场”。全镇11个村(社区)全部修订村规民约,将“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”“抵制高价彩礼”“反对铺张浪费”等条款写入其中,并通过村民大会表决通过。红白理事会成为执行主力军,理事会由村干部、乡贤、村民代表组成,对婚丧事宜提前介入、全程监督。为强化约束,赛口镇推行“乡风文明评议”机制,将遵纪守法、移风易俗等指标纳入评议范围,评选出“星级文明户”“五好家庭”等百余户,让先进“有面子”、后进“受激励”。今年以来,铺张浪费、薄养厚葬等现象明显减少。

服务送到“家门口”,文明新风暖乡里。移风易俗既要破陋习,更要立新风。赛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“服务”作为文明实践的“金钥匙”,通过“家门口”的贴心服务,让文明新风可感可触。打造“我们的节日”品牌,开展七夕家风故事会、重阳敬老宴等活动,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。整合团委、妇联、司法所等部门资源,组建政策宣传、健康义诊、法律咨询、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队,每月开展“服务到家”活动。村民张大妈感慨:“以前不知道政策,现在志愿者到家门口讲,还教我用手机查,太方便了!”今年以来,全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30余场,志愿者发放防诈骗、节俭办婚礼等相关资料600余份,现场解答群众疑问300余次。

“移风易俗不是‘一刀切’,而是让群众从‘看客’变‘主角’。”赛口镇党委书记表示。如今,走进赛口镇,村规民约张贴于村口,文明标语随处可见,红白事简办成为常态,邻里和谐、尊老爱幼蔚然成风。赛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以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方式,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,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,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能。(汪慧)


文明风尚 更多>>
文明播报 更多>>
关于我们 | 律师申明 | 联系我们 | 投稿邮箱 | 加入收藏
主办:望江县委宣传部 望江县文明办
技术支持:中安在线
皖ICP备11009545号-2 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66号